李志民專欄
美國禁止中國等六國獲取”敏感數據“,生物科研領域或遭“學術封鎖”
文 / 李志民
2025-04-11
  根據最新消息,4月5日,已有國內研究員報告SEER公共數據庫禁止中國作者使用!之前注冊過的賬號也會失效。
 
  此事起因于2024年2月28日,美國白宮發(fā)布了14117號行政命令,時任總統(tǒng)拜登正式簽署了《關于防止關注國家獲取美國公民大量敏感個人數據和美國政府相關數據的行政命令》,限制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古巴、伊朗、朝鮮、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等六個“關注國家”以及與其有關的實體/人員訪問和利用美國公民與政府的“敏感數據”,包括基因組數據、生物識別數據、個人健康數據、地理位置數據、財務數據和特定種類的個人識別信息,以及與政府有關的敏感數據。據悉,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禁止向中國跨境傳輸數據。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拜登列舉的“敏感數據”案例中,生物技術領域堪稱“重災區(qū)”。拜登提到,未來將采取措施防止外國參與方獲取美國人的大量敏感個人數據,包括衛(wèi)生和人類基因組數據,并對涉及這些數據的合作伙伴和協(xié)議進行審查。
 
  對于中國科研人員來說,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相關數據庫訪問上。
 
  例如,隸屬于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的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旗下運營若干核心數據庫,包括全球最大的癌癥基因數據(TCGA)、基因表達數據(GEO)及醫(yī)學文獻(PubMed),是生物醫(yī)學研究的基礎資源。
 
  其中科研人員用的最多的PubMed就是NCBI開發(fā)的生物醫(yī)學文獻免費檢索系統(tǒng),包含1966年以來的來源于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000多種生物醫(yī)學期刊的文獻。
 
  此外,NCBI數據庫包括海量的病例數據和基因組數據,如GEO和TCGA。
 
  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是由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創(chuàng)建并維護的基因表達數據庫。收錄了世界各國研究機構提交的高通量基因表達數據,基因芯片表達數據等等,論文中涉及到的基因表達檢測的數據幾乎都提交到了這個數據庫。
 
  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是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和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2005年共同發(fā)起的癌癥基因組計劃,目前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癌癥基因數據庫之一。
 
  此外,還有腫瘤數據庫SEER(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該數據庫收集和存儲了全美范圍內的癌癥發(fā)病率、生存率和治療數據,以支持癌癥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這些數據對于研究癌癥的流行病學、病因學、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問題非常有價值。
 
  美國司法部于2025年2月27日發(fā)布了《關于防止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訪問美國敏感個人數據和政府相關數據的最終規(guī)則》,以執(zhí)行第14117 號行政命令。該規(guī)則禁止向相關國家發(fā)送數據的企業(yè)開展交易,還禁止美國公司在某些涵蓋的數據交易中與外國個人或實體接觸。如果涉及自然人,處罰包括潛在的巨額罰款或監(jiān)禁。該規(guī)則將于2025 年 4 月 8 日生效,針對從事相關交易的美國人的其他合規(guī)規(guī)定將于 2025 年 10 月 6 日生效。
 
簡介
李志民,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
聯(lián)系
手 機 掃 碼 查 看